除了一些代擬詩之外,李白的詩基本上是直接的自我抒情詩。這種自我抒情詩中,有一個我作為抒情主體,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塑造出一個抒情詩人形象。作為抒情詩傳統(tǒng)的中國古代詩歌,詩人的形象都是由他們的詩創(chuàng)造出來的。某種程度上,中國古代詩人的成就,和他們創(chuàng)造的詩中的自我形象之生動、鮮明與深刻性成正比例關(guān)系。
那些塑造出自身最鮮明個性的詩人,就是最偉大的詩人。屈原、陶淵明、謝靈運、王維、李白、杜甫、蘇東坡,這些最鮮明的形象,就是我們最偉大的詩人。這一點和敘述性詩歌(史詩)與戲劇性詩歌傳統(tǒng)中的詩人不一樣,他們塑造一個個萬眾矚目的故事人物和舞臺形象,但自己隱在后面。我們不知道《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的作者,似乎也沒什么關(guān)系;但《悲憤詩》這種自述身世的詩和一些純抒情的古詩,需要蔡琰和蘇武、李凌來承擔(dān)作者之責(zé),似乎不賦予這類詩一個作者我們心里就會感到不安。
因此,李白詩的偉大成就可以概括為一點:他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性極為鮮明的李白形象。在這類自我抒情詩中,最核心的是言志詩,即直接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意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fù),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過一種怎樣的生活,怎么度過自己的一生。在我們的傳統(tǒng)中,包括“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樣純情的抒情詩句中,也蘊含著個人的意志、意愿和人生態(tài)度的選擇。
《長安三萬里》劇照。
撰文丨雷武鈴
“青云當(dāng)自致,何必求知音”
李白的言志詩以各種方式和形態(tài)表現(xiàn),其中一首很典型又有些特別,在詩題中就點明其為言志詩,《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
中夜忽驚覺,起立明燈前。
開軒聊直望,曉雪河冰壯。
哀哀歌苦寒,郁郁獨惆悵。
傅說版筑臣,李斯鷹犬人。
欻起匡社稷,寧復(fù)長艱辛。
而我胡為者,嘆息龍門下。
富貴未可期,殷憂向誰寫。
去去淚滿襟,舉聲梁甫吟。
青云當(dāng)自致,何必求知音。
這首詩一開始是對一件事情的描述:“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中夜忽驚覺,起立明燈前。開軒聊直望,曉雪河冰壯?!币簿褪菍︻}目“冬夜醉宿龍門覺起”這件事的交代。他冬天旅途經(jīng)過龍門,喝醉了睡在一個大屋子里。半夜突然驚醒,起來打開窗戶,看到外面雪和結(jié)冰的河。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一個場景,但作為詩句,也有著和散文敘述不同的特別的表達追求。這種特別,除了整齊、押韻(“堂”“前”),還有由此而來的語序調(diào)整、細(xì)節(jié)強調(diào)和修辭效果的追求。
前兩句,一句醉,一句眠,意思就一個詞“醉眠”,先醉后眠,符合事情發(fā)生的先后。但這正常的“醉眠”內(nèi)部,含有一個語序調(diào)整,就是作為應(yīng)首先交代的“旅憩”,被放在“醉來”之后,在講“眠”時順便帶出?!白韥怼狈旁诰涫?,“醉”這件具體的事得到了強調(diào)。同樣得到強調(diào)的還有“脫寶劍”這一細(xì)節(jié)。他喝醉睡下時,先要把寶劍從身上解除。就是說李白是隨身帶劍,劍不離身的。為什么不用正常語序說“旅憩龍門下,醉來高堂眠”,而說“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要強調(diào)“醉來”,強調(diào)“脫寶劍”,而不是正常睡前的“脫衣服”?“旅憩龍門下,醉來高堂眠”可謂散文句式,“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可謂詩歌句式。它們的區(qū)別就是詩歌語句有特別的語義強調(diào)和修辭效果追求,為此不惜打破一些平常的語序邏輯。
“旅憩龍門下”是一般的、對普遍性事件的普遍敘述,“醉來脫寶劍”是具體的、對一個具體動作的描寫,更有現(xiàn)場感和沖擊性。旅憩在此是一個必須交代(讓讀者明白由來)但無須強調(diào)的背景,順帶出來即可,而“醉”和“脫寶劍”,這行為與動作能揭示出“我”的身份與個性。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隨時一醉、隨身帶劍?一個有特別身份和故事的人,一個心有氣概的人。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句中的“醉,劍,燈”,李白這些詩句里都有(起立明燈前)?!疤魺艨磩Α?,強調(diào)的是劍,我和劍的關(guān)系,用劍去實現(xiàn)的事業(yè),更有一種不平之氣。而李白解下寶劍就沒再管了,接著看外面的世界:“開軒聊直望,曉雪河冰壯?!焙涞纳钔?,打開窗戶,看著外面的冰雪,更有一種郁悶之氣。這里強調(diào)的是我和外部世界的關(guān)系。我內(nèi)心的焦灼、孤寂、雄心和世界的寒冷、淡漠與壯觀。我在此世界熱烈而孤獨的存在。這里也有特別強調(diào)的修辭:“聊直望”和“曉雪河冰壯”中的“壯”。聊直,就是不干別的,長時間一直直直地望著。壯,是壯觀、壯麗。這冰雪覆蓋的山河,這冷酷的世界如此嚴(yán)酷又如此美麗。
《長安三萬里》劇照。
這壯麗山河,可使內(nèi)心的郁悶之氣得到某種舒緩和調(diào)和,也會強化內(nèi)心更深的悲哀,使這悲哀變得更真切,乃至急切:“哀哀歌苦寒,郁郁獨惆悵?!边@里“歌苦寒”,既指古曲“苦寒行”,也可作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心理的描寫。詩由此從外部事件與世界的描述轉(zhuǎn)向內(nèi)心感受的抒發(fā),即題目中的“言志”部分。我們就此也明白前面的“中夜忽驚覺”,是因內(nèi)心的不安而突然醒來。
這也和下面的“艱辛”與“殷憂”相照應(yīng):“傅說版筑臣,李斯鷹犬人。欻起匡社稷,寧復(fù)長艱辛。而我胡為者,嘆息龍門下。富貴未可期,殷憂向誰寫?!贝颂幍闹黧w結(jié)構(gòu)是一種對比,古代傅說、李斯的經(jīng)歷和我的對比。傅說是輔佐商朝武丁中興的賢相,李斯是輔佐秦始皇的丞相。傅說是個建筑工地的民工,李斯是個喜歡帶著獵犬獵鷹出上蔡東門打獵的人,兩人都出身卑微,但他們很快就受到君王賞識,獲得高位,能匡救整個社會,自己自然也過上了富貴生活,不再“苦辛”。“而我胡為者”,而我怎么回事呀,在這龍門旅社里深夜嘆息。因為“富貴未可期”,看不到希望和路徑,為此“長艱辛”的現(xiàn)狀感到無法控制的焦慮?!耙髴n向誰寫”,殷憂指內(nèi)心強烈的、持續(xù)不斷的憂傷與憂慮,“寫”同“瀉”,宣泄,訴說。這焦慮隱痛,無法說出,也無人可說。
最后在悲傷的最深處,發(fā)出一個勵志自強的倔強之聲:“去去淚滿襟,舉聲梁甫吟。青云當(dāng)自致,何必求知音?!比ト?,最早出現(xiàn)在行役、送別詩最后的結(jié)束句,意思是上路走吧,就此結(jié)束要說的話(詩),如“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蘇武《古詩》)。后來上路的意思淡化,就此結(jié)束、不再訴說的意思突出,“去去勿復(fù)道”成了固定搭配,如“去去莫復(fù)道,沉憂令人老”(曹植)“去去勿復(fù)道,所思積深衷”(高適)“去去勿復(fù)道,苦饑形貌傷”(孟郊)?!叭トI滿襟”意為衣襟都哭濕了,這事不再說了;因此下句一轉(zhuǎn)“舉聲梁甫吟”,高聲唱《梁甫吟》。《梁甫吟》是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喜歡唱的歌,志存高遠(yuǎn)者尚未顯達時唱的歌。最后是勵志誓言與自我安撫:“青云當(dāng)自致,何必求知音?!睉?yīng)當(dāng)靠自己努力去獲得高位,沒必要去尋求他人的賞識。
這種自我安撫意味著某種尋求理解、友情和幫助時遇到了挫折。龍門在洛陽南邊的伊水邊,是古代洛陽的天然門戶,現(xiàn)在以石窟著名。它因兩山夾峙,有如門闕,又叫伊闕。這首詩應(yīng)是李白去洛陽尋求知音,也就是求人舉薦入仕失敗后,南行旅途中夜宿龍門時所寫的當(dāng)時感受。全詩以失敗和焦慮為底色,最后發(fā)出倔強的自強與自信的聲音。
《長安三萬里》劇照。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
李白一生奔走漫游,心心念念的就是求人舉薦,步入仕途,獲得高官顯位。他為此到處干謁權(quán)貴,給一些平庸的高官寫恭維和自薦的信。因為他斷絕了科舉之路,因此尋求高官顯貴的舉薦是他入仕的唯一途徑。在唐代,參加科舉的人也“行卷”,向有影響力的人投送自己的詩文,以求得到賞識和舉薦,提高中舉的可能性。這種風(fēng)氣在當(dāng)時是常態(tài)。李白詩里的“自致”,排除科考后,并沒有實際的可能,就是一種內(nèi)心的自尊和自信的反應(yīng)。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驕傲和自信是李白的本性,是他的性情和天賦中自帶的。因此,即使他尋求別人的賞識與舉薦時,也仍然保持著獨立的自信,當(dāng)然也會因此遭受更多的挫折與失敗,而這么多的挫折與失敗又因此更彰顯他強烈的自信與自強。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一詩中的自信和勵志,還深刻、含蓄又強烈地隱含在“舉聲梁甫吟”這一句中。梁甫吟,是當(dāng)時身處下位、尚未發(fā)達的有志青年(或中年)自我激勵的通關(guān)密碼,是不甘于埋沒無聞的他們自我激勵和自我安慰的鴻鵠之志歌?!度龂尽ぶT葛亮傳》說“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諸葛亮在遇到劉備、成就其三分天下的蜀國事業(yè)之前,隱居在隆中種地時,喜歡吟誦《梁甫吟》。諸葛亮是他們的勵志榜樣,好為梁甫吟是他的招牌動作。因此,他們也紛紛學(xué)起來。孟浩然《與白明府游江》寫到“誰識躬耕者,年年梁甫吟”,高適《別王徹》寫到“留君終日歡,或為梁父吟。時輩想鵬舉,他人嗟陸沉”。李白還在《留別王司馬嵩》寫過“余亦南陽子,時為《梁甫吟》”。
梁甫吟在這些詩句中的意思是明確的,那就是未顯達者驕傲的自我比擬。但我們不能確定的是孟浩然、高適口中所吟的《梁甫吟》,是諸葛亮傳下來的那首,還是諸葛亮之前傳下的更古老的詩篇,還是作為詩人他們自己寫的(但沒傳下來),還是他們純粹就是紙面上學(xué)了一下諸葛亮的姿態(tài),并沒有實際吟唱。李白和他們不同的是,他不僅在自己的詩中學(xué)了諸葛亮吟唱梁甫吟的動作,還自己寫了一首勵志的《梁甫吟》,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個性和追求:
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jīng)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fēng)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dāng)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zhǔn)公。
入門不拜逞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fēng)。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dāng)群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fēng)雨。
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guān)閽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猰貐磨牙競?cè)巳?,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cè)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梁甫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風(fēng)云感會起屠釣,大人????屼當(dāng)安之。
這首詩強烈突兀,奇異獨特,個性非常鮮明,其中也有一些費解之處。這是李白那些最著名的代表性長詩的共同特點。
《長安三萬里》劇照。
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
起句是一個發(fā)問:一直在唱著梁甫吟,什么時候才會發(fā)達?長嘯梁甫吟,一直唱著梁甫吟,意指長久的進取努力;陽春,陽光燦爛的春天,是身在冬天的寒士們的期盼。這疑問是一種焦慮,對前途的疑問,一種自我懷疑。人在長期的困境中一直在努力,長期努力后卻未能獲得成功時,不禁會對自己的理想與情懷產(chǎn)生某種遲疑和猶豫。怎么破除這種懷疑,堅定自己的信心?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jīng)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fēng)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dāng)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zhǔn)公。
入門不拜逞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fēng)。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dāng)群雄!
由“君不見”引領(lǐng)的兩個連綿而下的長句,氣息悠長,連綿不斷,一氣到底,各講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勵志故事。一是姜太公遇周文王,一是酈食其遇漢高祖,獲得權(quán)力地位、成就一番事業(yè)的故事。姜太公(姜子牙,呂尚,呂望)在朝歌(商的都城,現(xiàn)在河南鶴壁淇縣)作屠夫,在棘津(古黃河渡口,現(xiàn)在河南延津縣)作小販,八十歲時西去陜西,每天坐在渭河支流的皤溪(陜西寶雞)邊釣魚。他用直鉤,不掛魚餌,懸在水面上三尺之上。人家問他這怎么能釣到魚?他說愿者上鉤。他的白發(fā)倒映在皤溪碧綠的水面,釣了十年(三千六百釣),遇到周文王,助周強盛,最后消滅商朝,被封為齊國公,建立了一番功業(yè)。酈食其在秦末大動亂時求見劉邦(隆準(zhǔn)公,史記說“高祖為人,隆準(zhǔn)而龍顏”),劉邦不愿見儒生,酈食其自稱高陽(現(xiàn)河南杞縣)酒徒才獲準(zhǔn)進門。劉邦坐著,一邊讓兩個侍女給他洗腳,一邊接見酈食其。酈食其進來后長揖不拜,直接批評劉邦倨傲無禮。劉邦一聽,馬上停止洗腳,整好儀容,道歉,請他坐下,聽他分析形勢。后來楚漢爭霸時,酈食其勸說齊王歸順劉邦。
李白從這兩個故事得出教益是:“大賢虎變愚不測,當(dāng)年頗似尋常人?!庇写蟛拍艿娜?,其時運的轉(zhuǎn)變是愚昧的人想不到的。在時機未到時,他們也只像尋常人一樣?!翱窨吐淦巧腥绱?,何況壯士當(dāng)群雄!”高陽酒徒酈食其這樣狂放不羈的人(狂客)窮愁落魄的時候也只這樣,何況我這樣的壯士,在群雄之中呢?這里強調(diào)了“逢時壯氣思經(jīng)綸”,逢時,遇到時機,讓困境中的人等待機會。這兩則故事非常勵志,破除懷疑,讓人在現(xiàn)實困境下也能對未來充滿堅定的信心。兩個故事都用了“君不見”,難道你不知道嗎?直接和讀者說話,訴求讀者。這反問語氣來引領(lǐng),起強調(diào)、強化作用,意思是這是明擺著的,誰都知道的,無可置疑的兩個例子。“君不見”這節(jié)奏自由變化的提示詞,呼喚語,在李白的很多詩中都出現(xiàn)過。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fēng)雨。
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guān)閽者怒。
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講完他人的勵志故事,馬上落到了“我”,自己的具體遭遇和挫折,講了一個關(guān)于自己實際處境的故事。這是一個比喻性的象征故事?!拔矣数堃娒髦鳌?,這個龍,明主,是天帝,居住在天上,必須上天才能見到他,要克服登天之難。天上有雷公轟鳴,電光閃耀,風(fēng)雨云霧變化,還有玉女游戲。但更難的是,天上還有九道門(閶闔,指天門),關(guān)閉不通,還有看門人(閽者)。我想進去,用額頭撞門,不但沒開門,反而激怒了看門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但自己的精誠根本就不為皇帝所知(白日不照吾精誠)。自己是白白地為國家擔(dān)憂,為天下操心(杞國無事憂天傾)。這是自己的處境。
猰貐磨牙競?cè)巳猓|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cè)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這部分有點兒費解,一是它們和前面部分的關(guān)系不是很清楚,二是它們本身內(nèi)部的關(guān)系也有點兒難以確定。這部分有四個聯(lián)句。
第一個聯(lián)句中,猰貐(yà yǔ),神話中吃人的兇獸,天下有道則隱藏,無道則出來害人;騶(zōu)虞,神話中仁獸,天下有道則會出現(xiàn)。李白還寫過“騶虞不虛來”(古風(fēng)其十三)。這前后兩句是一個對比:那些惡獸磨著牙爭吃人肉,善獸連一根草都不會折斷。這典故的意思是天下無道則惡獸(壞人)害人,天下有道則善獸(好人)護生(愛民)。第二個聯(lián)句,“手接飛猱搏雕虎,側(cè)足焦原未言苦”,能和飛猱猛虎搏斗,能站在焦原(一塊下臨深淵的地方)不覺得苦。武功高強,能承受艱苦。第三個聯(lián)句:“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智者可以隱退而愚者一味逞強,我被世人看得輕如鴻毛。孔子說過,“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庇兄钦吆陀拚叩膶Ρ?,世人和我的對比,我是智者,我在隱藏自己,因此被輕視。第四個聯(lián)句:“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力大戰(zhàn)神般的三個壯士,被晏嬰用了兩個桃子輕松地就殺了。蠻力和智謀的對比。第五個聯(lián)句:“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咍(hai)是譏笑。漢景帝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反叛,景帝派大將周亞夫討伐。周亞夫到河南見到俠士劇孟,高興地說:吳楚起兵卻不用劇孟,這么無能肯定失敗。
這五個聯(lián)句之間,很難看出有什么統(tǒng)一的邏輯。它們有四組對比:惡獸和善獸的對比,智者和愚者的對比,三壯士和齊相晏子的對比,吳楚叛軍和周亞夫的對比。在這四組對比,都包含著明確的褒貶,稱贊善獸,智者(我),齊相晏子,周亞夫(更稱贊劇孟),沒有對比的聯(lián)句“手接飛猱搏雕虎,側(cè)足焦原未言苦”完全是稱贊之詞。在這五組稱贊之詞中,有兩處是指自己的處世:在有道之世和無道之世,如何自處。有三處稱贊自己的能力高強(能與虎搏斗),有智謀(晏子),可決定勝?。▌∶希R虼?,這部分可理解為自我標(biāo)榜、自我稱贊,是一種自豪與自信。同時“世人見我輕鴻毛”是自己的現(xiàn)實處境,這個處境一方面很險惡、很壞(猰貐磨牙競?cè)巳猓?,很愚蠢、沒頭腦、只有蠻力(愚者,力排南山),很無能(不知道因此也不會用劇孟),一方面是自己善于處世,武藝高強,有勇氣耐力,有智慧、智謀,能決定戰(zhàn)爭的勝負(fù),但是不被人認(rèn)可,受人輕視(“世人見我輕鴻毛”)。而這更顯出自己超絕的大才。這個部分的大致意思可以如此理解。但五個聯(lián)句之間的具體關(guān)聯(lián)還是不清楚,還是顯得斷裂、生硬,拼貼一般,我們無法透徹地看出其中存在自然、統(tǒng)一的邏輯關(guān)聯(lián)。
這部分提到的“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出自世傳的諸葛亮作的《梁甫吟》:“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jì)。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边@是詠史詩。講述的是二桃殺三士的故事:晏子顧忌公孫接、田疆、古冶子三位勇士的桀驁不馴,便想出一個計策除掉他們。他從國王那兒拿了兩個桃,讓他們計功決定誰有資格吃。公孫接說“我有一次殺了頭野豬又殺了只虎,我這壯舉可以吃一個”,便拿起一個桃。田疆說,“我兩次帶兵打敗敵軍,為國家開疆拓土,我這軍功可以吃一個”,便拿起一個桃。古冶子說:“有次我和國王過濟河時,一頭巨黿把左邊的駕馬拖入水底,我潛入水底,逆流行了百多步,順流漂了九里,殺掉了這頭巨黿,最后左手提著馬尾,右手提著黿頭,躍出水面??吹降娜硕家詾槲沂呛由瘛N疫@勇猛可以吃一個”,但已無桃可拿。公孫接和田疆聽了說:“我們的勇猛不如你,功勞不如你,卻取桃不讓,可謂貪心。不以死謝之,不是勇士。”于是放下桃子,自殺死了。古冶子看到這情景,說:“這倆人死了,我獨自活著,這是不仁;對別人的話不服,自夸自驕,是不義;痛恨自己的作為而不死,是無勇?!庇谑且卜畔绿易幼詺⒘恕?/p>
這個故事殘忍而悲壯,三位勇士因為仁、義、勇的價值觀信念而死,震撼人心。這首詩的前面部分,步出城門,遙望墳?zāi)梗估锫裰裁慈?,是一種古詩樣式。但接下來三壯士的死,因其具有強烈的悲劇性,這首詩在感情上曖昧不明,無法確定。它的主旨應(yīng)該是在稱贊晏嬰的智謀之深,但似乎更在哀悼和同情三壯士的死,譴責(zé)晏嬰。這種情感上處于一種非常飽滿又含義不定的狀態(tài),是這首詩非常特別之處。躬耕隴畝時期的諸葛亮為什么愛吟誦這么樣一首詩?他是自比晏嬰,可以勝過力排南山,文絕地紀(jì)的三力士?這是一種對自己的智謀能力的自信。但這種智謀,太違背道德和情感傾向,因此陳祚明在《采菽堂古詩選》中認(rèn)為這肯定不是諸葛亮喜歡吟誦的詩,只是傳下來的。沈德潛在《古詩源》中也認(rèn)為“武侯好吟梁甫,非必但指此章?;蚱⒙?,惟此流傳爾?!?/p>
《長安三萬里》劇照。
“神物合有時”
梁甫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風(fēng)云感會起屠釣,大人????屼當(dāng)安之。
詩末,梁甫吟再次響起,因為前面說到的處境的艱難,因此,這次吟誦起來,是感到苦澀悲傷的。但最后兩韻,又升起了信心:會有機會,“合有時”,會“風(fēng)云感會”,時機肯定會到的,有志之人(大人)遇到坎坷顛簸時(????屼,niè wù)自可充滿信心、安心等待。
“張公兩龍劍”又是一個典故:西晉時豐城(今江西省豐城)縣令雷煥從地下挖出干將、莫邪兩把劍,自己隱瞞留下了莫邪,把干將送給了張華。張華給雷煥寫信說,“詳觀劍文,乃干將也,莫邪何復(fù)不至?雖然,天生神物,終當(dāng)合也”。后來張華被殺,干將去向不明。雷煥死后,他兒子雷華有一天帶著莫邪過延平津時,劍自行從腰間躍入水中。遍尋不得,忽見兩條龍在水中游動,光彩熠熠。兩把神劍,又會合一起了。這個神劍分合的故事所含的寓意對李白來說很有吸引力,在《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六》中他專門寫到這個故事:“寶劍雙蛟龍,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沖。一去別金匣,飛沉失相從。風(fēng)胡滅已久,所以潛其鋒。吳水深萬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終不隔,神物會當(dāng)逢?!边@里的“神物會當(dāng)逢”和“神物合有時”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肯定的信念。而“風(fēng)胡滅已久”,風(fēng)胡指識劍的風(fēng)胡子,類似相馬的伯樂。感到知己不存在了,所以自己隱藏起來。李白這首詩又來自鮑照《贈故人馬子喬》:“雙劍將別離,先在匣中鳴。煙雨交將夕,從此遂分形。雌沉吳江里,雄飛入楚城。吳江深無底,楚闕有崇扃。一為天地別,豈直限幽明。神物終不隔,千祀倘還幷”。神物分別終將再聚。這個神奇故事里,最關(guān)鍵的是聚合?;ハ喑删汀⑼瓿蓚I(yè)的君臣,通常有一番注定的特別的聚合,有如風(fēng)云感會降下大雨。作為屠夫的姜太公在皤溪垂釣,遭遇周文王,被他賞識,完成歷史大業(yè),就是風(fēng)云感會一樣的君臣相遇。詩中最初出現(xiàn)的姜太公與周文王相遇的故事,在最后又一次重現(xiàn)。有如音樂一樣,最初的音調(diào)又出現(xiàn)在最后,時間的發(fā)展形成了回環(huán),在人們的心里一直回蕩。
這是一首身處困境自我勵志的詩。以榜樣的例子來激勵自己,講道理安撫自己,在困難中堅定信心。李白的一生非??部馈诖蠖鄶?shù)后人的心目中他過著神仙般瀟灑、自由的生活——遭受著連續(xù)不斷的挫折。他確實生性放蕩不羈、自由驕傲,如杜甫所描繪的“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但即使在杜甫這稱贊中,我們也能看到隱含的另一面:一方面是“痛飲狂歌,飛揚跋扈”,這樣狂放不羈的自由風(fēng)度;另一方面是“空度日,為誰雄”,有誰看見、注意到、賞識這種雄姿英發(fā)?生命的浪費里有著一種沉痛的孤寂。高喊著“人生得意須盡歡”,而其實他人生得意的時候太少,所以特別珍惜。事實上,越是才華橫溢,個性鮮明獨特,極其自信,越是具有高遠(yuǎn)的理想與抱負(fù)的人,遭受生活的暴擊越嚴(yán)重。
李白的很多自我抒情詩都是寫這種挫折的。這種挫折詩,是李白詩歌的底色。面對這種現(xiàn)實挫折時,他發(fā)出很多抱怨,很多憤世嫉俗之詞,他也會逃避,沉溺酒中,沉溺感官的快樂和虛無主義之中,否定這個世界的功名和意義,退隱江湖或求道成仙,追求世俗超越。還有一種是繼續(xù)堅持、矢志不放的進取,不斷給自己鼓勁的勵志詩。他的人生也確證了這一點,一直在努力進?。ㄅR死之前還從軍),他盡管不斷抱怨,但從未放棄。有時低落,但從未喪失信心。偉大詩人身上特別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他身上有典型的體現(xiàn)。
《長安三萬里》劇照。
李白寫了很多自我激勵、自信的詩,寫那些出身低微或有過落魄受挫時期的歷史人物,用這樣的人物事例來激勵自己,如這首《贈新平少年》:
韓信在淮陰,少年相欺凌。
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
一遭龍顏君,嘯咤從此興。
千金答漂母,萬古共嗟稱。
而我竟何為,寒苦坐相仍。
長風(fēng)入短袂,兩手如懷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寧見矜。
摧殘檻中虎,羈紲鞲上鷹。
何時騰風(fēng)云,搏擊申所能。
這首詩由一個對比結(jié)構(gòu)支撐。前面是韓信的故事,他忍受胯下之辱,接受洗衣婆婆的供飯。然后“一遭龍顏君,嘯咤從此興”,遇到漢高祖劉邦,從此成為叱咤風(fēng)云的人物,再回去厚報當(dāng)年洗衣婆婆的一飯之恩。這個對比的轉(zhuǎn)折句“而我竟何為,寒苦坐相仍”,和《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中的“而我胡為者,嘆息龍門下”完全一樣。只是這里處境很具體:“長風(fēng)入短袂,兩手如懷冰。故友不相恤,新交寧見矜?!焙涮鞖猓囊路紱]有。老朋友不幫助,新交往的人輕視自己。最后,自認(rèn)是被關(guān)在籠子里的老虎,被綁在臂架上的鷹,期待著跑出籠子搏擊,飛入空中翱翔。
在這些詩中,我們可看出李白這類詩的一種模式,都是將一些歷史人物和自己的處境對比。這些人物(傅說,李斯,姜子牙,酈食其,韓信)都得到了君王的賞識,獲得權(quán)位,脫離窮困低微的處境。就藝術(shù)上來說,盡管結(jié)構(gòu)相似,但每首詩的背景和細(xì)節(jié)上還是有變化。但有一點在我們今天多元價值社會看來還是有點兒陳舊,即這些詩中價值觀的單一,將人生的成功全寄托在君臣遇合,獲得權(quán)位。在等級森嚴(yán)的單一價值社會中,社會資源全被官僚體系掌控,人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價值觀,通過一個標(biāo)準(zhǔn)來證明自己,獲得尊嚴(yán)和榮耀,即使偉大詩人如李白者,也是如此。就這點來說,秉性自由的李白,遠(yuǎn)不如當(dāng)今多元社會里相信憑專業(yè)才能就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的普通人更自由。
作者/雷武鈴
編輯/張進
校對/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