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至27日下半年首場寒潮和大范圍雨雪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將上演冷暖大逆轉,“雨雪+降溫+大風”組團來襲。此次寒潮有哪些特點?影響范圍有多大?北京會受到哪些影響,有望迎來“初雪”嗎?


Q1:此次寒潮影響范圍有多大?


中央氣象臺24日繼續(xù)發(fā)布寒潮藍色預警和大風藍色預警。預計24日至25日,西北地區(qū)東部、內蒙古大部、華北、遼寧、黃淮中西部、江淮西部、江漢等地大部將先后降溫6~10℃,甘肅河西、青海北部、內蒙古中部、華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qū)降溫可達12℃以上。青海、甘肅河西、寧夏、內蒙古、陜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部、遼寧北部、黑龍江東部等地部分地區(qū)將先后有5-6級、陣風7-8級的大風。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董全介紹,此次寒潮影響范圍廣、強度大,主要由于冷空氣聚集的能量比較強。其中,西北地區(qū)東部、華北北部、內蒙古及東北地區(qū)等地降溫12℃到14℃,局地降溫16℃以上,大興安嶺降溫可能達到18℃以上。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


28日前后,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長江中下游一帶。過程期間風力較大,部分地區(qū)陣風可達7級以上。同時,北方地區(qū)將迎來降雪、雨轉雨夾雪或雪過程,尤其是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等地降雪較強,將迎來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


北方此輪過程的氣溫低點大多集中在27日前后,南方氣溫低點主要集中在27日至28日前后。屆時,東北最高氣溫將全線跌破冰點,華北北部最高氣溫也將跌破冰點,華北中南部、黃淮多地最高氣溫只有個位數(shù)。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


中央氣象臺氣象分析師胡嘯介紹,24日寒潮前鋒已經推進到了甘肅、內蒙古西部等地,24日寒潮將會繼續(xù)影響西北地區(qū)東部。25日到27日中東部地區(qū)氣溫也會顯著下降。從影響上來看,此次寒潮有三個特點:


1.氣溫降幅大 體感變化明顯;


2.大風持續(xù)時間長;


3.降雪范圍廣


實際上,今年進入11月以后,我國也經歷了兩次冷空氣過程,但冷空氣強度比較弱,所以沒有像此次一樣達到寒潮標準。專家介紹,從時間上看,今年的寒潮相比往年來說時間差不多,基本上每年的寒潮都會在11月份出現(xiàn),不過每年寒潮出現(xiàn)的時間跨度比較大,有時候11月初,有時候11月末甚至12月初都有可能。


Q2:對北京有哪些影響?有可能迎來初雪嗎?對周一的早高峰影響大嗎?


據北京市氣象局官網消息,11月24日,北京發(fā)布寒潮藍色預警。


圖片來源:北京市氣象局官網


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25日至27日北京地區(qū)將出現(xiàn)寒潮天氣。24日夜間至25日中午有一次明顯的雨雪天氣過程,平原地區(qū)為雨轉雨夾雪或雪,山區(qū)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雨雪后大風降溫,25日白天至27日白天平原地區(qū)陣風6、7級,山區(qū)陣風8級左右;最低氣溫降幅可達8℃,26日、27日夜間平原地區(qū)最低氣溫將降至-5℃左右。


受此次冷空氣和偏南暖濕氣流影響,11月24日夜間至25日中午,北京將會有一次明顯的雨雪過程,這次降水過程相態(tài)會比較復雜,“山區(qū)是降雪,北京的西部、北部地區(qū)是雨夾雪轉雪,城區(qū)和平原地區(qū)大部分時段以雨為主,但是在25日早晨會轉為雨夾雪?!北本┦袣庀笈_首席預報員趙瑋介紹。


整個雨雪天氣過程會在25日中午前后結束。整體來講,山區(qū)降雪可以達到大雪量級,這場雨雪對于城區(qū)來講,主要是會引起道路濕滑,沒有明顯的結冰現(xiàn)象。


雨雪天氣過后,25日到27日還會有三四級的偏北風,陣風在6級左右。氣溫會明顯下降,尤其是26日和27日,最高氣溫會降到3℃,27日夜間最低氣溫會降至-5℃。


北京是否有望迎來初雪?北京往年初雪日最早為10月31日,出現(xiàn)在1987年。根據1961年至2022年初雪日期統(tǒng)計,平均初雪日為12月3日。


氣象部門表示,在氣象學上,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的第一個降雪日定義為該年北京地區(qū)的初雪日:全市20個人工站中多于10個站點觀測到有降雪現(xiàn)象;城區(qū)5站(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觀象臺)均觀測到有降雪現(xiàn)象,或城區(qū)5站中的3個或以上站點觀測到有降雪現(xiàn)象,且至少1個站降雪量大于等于0.1毫米。


正因如此,只有北京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降雪時,才能算得上初雪。所以即便山區(qū)飄雪、有積雪,但還未能達到北京初雪的標準。初雪還要再等等。


雨雪天氣對明天早高峰交通出行有明顯不利影響,外出請隨身攜帶雨具,注意防寒保暖和交通安全。


周一早高峰通勤、通學、就醫(yī)等出行需求集中,疊加雨雪天氣導致路面濕滑、能見度低等不利因素影響,預計25日早高峰城市路網交通壓力大,8:00-8:30將達嚴重擁堵級別。


圖片來源:北京市交通運行監(jiān)測調度中心


早高峰期間,城區(qū)東西部環(huán)路南向北方向、北部環(huán)路雙向,西直門北大街、圓明園西路、阜石路、蓮花池東路、菜戶營南路、黑泉路等主要聯(lián)絡線,京藏西三旗橋南至上清橋、北沙灘至健翔橋北,京承吉祥寺橋南至來廣營大橋、北湖渠橋至望和橋以及京開西紅門至新發(fā)地、京港澳五環(huán)立交至大瓦窯橋、京新西二旗橋至箭亭橋、首都機場高速溫榆橋至五元橋、京通快速雙會橋至四惠橋等高速公路進京方向部分路段車輛行駛緩慢。德勝門、馬甸、航天橋、蓮花橋等區(qū)域交通壓力集中。


Q3:雨雪將至,北京做好哪些應對工作?


北京市掃雪鏟冰指揮部辦公室(市城市管理委)強化指揮調度,各區(qū)、各專業(yè)作業(yè)單位迅速響應,值班值守人員全部到崗,堅守崗位,全力以赴做好掃雪鏟冰準備工作,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今年掃雪鏟冰工作有新變化,北京試點少用、不用融雪劑。此次雨雪天氣是新規(guī)實行后的第一次“考驗”。


據北京市城管委介紹,在此次雨雪天氣中,城區(qū)和平原地區(qū)以清掃路面積水為主,并開展掃雪鏟冰作業(yè)演練,不使用融雪劑;山區(qū)結合路面積雪情況實施掃雪鏟冰作業(yè),精細規(guī)范使用融雪劑,確保交通出行安全。


各區(qū)、各作業(yè)單位堅持“以雪為令、聞雪而備”,組織作業(yè)車輛和人員進行備勤,根據雪情和環(huán)境溫度,見機而動。


以機械掃雪為主,采用滾刷、雪鏟、除冰除雪車、深度保潔車、融雪車等專用除雪設備,實施小循環(huán)、高頻次編組作業(yè)。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全市共備勤3.5萬人,掃雪鏟冰車輛5121輛,機械除雪設備4679臺套,人工除雪設備41.6萬個。


Q4:和常年相比,今年寒潮來臨時間是否偏晚?


“今年寒潮出現(xiàn)的時間和往年相比差不多?;旧厦磕晔讏龊倍紩?1月份出現(xiàn),只是不同年份時間跨度較大,有時候在11月初,有時候在11月末甚至12月初?!倍f。本次寒潮過程后,南方大部地區(qū)氣溫將由前期偏高轉為偏低1℃至2℃。中央氣象臺發(fā)布的中期天氣預報顯示,12月2日前后,有新一股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大部地區(qū),氣溫普遍下降6℃至8℃,北方地區(qū)局地降溫10℃以上。


Q5:今年冬季氣候如何?是暖冬還是冷冬?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此前發(fā)布的冬季氣候趨勢預測,今冬全國大部地區(qū)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但需注意的是,氣溫偏高和暖冬并不等同,氣溫偏高是較常年平均狀況而言,暖冬則有嚴格判定標準。此外,氣溫偏高是指整個冬季總體的氣溫狀況,不排除中間出現(xiàn)短期寒潮降溫的“小插曲”。


根據國家標準《暖冬等級》《冷冬等級》,冷冬/暖冬的判定都是用冬季三個月的平均氣溫作為判定的基本要素,通過冬季平均氣溫與其常年值的差值(距平)與標準差(描述序列偏離其平均狀況的統(tǒng)計量)來判斷。


中國氣象局表示,今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國大部地區(qū)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但季內氣溫冷暖起伏顯著,發(fā)生過程性強降溫的可能性大。其中,冬季東北中北部、內蒙古大部、西北地區(qū)中東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出現(xiàn)階段性強降溫、強降雪過程,冬季西南地區(qū)東南部、華中西南部、華南西部可能出現(xiàn)階段性低溫和雨雪冰凍天氣。


根據暖冬判定標準,1951年至2018年,我國共出現(xiàn)20個全國性暖冬年。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國暖冬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了。在1951年至2018年出現(xiàn)的20個全國性暖冬中,有18個出現(xiàn)在1985年以后。


我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影響因素也較多,即使在暖冬,也會有階段性的冷,寒潮和大雪都不會缺席。比如,2016年冬季雖然是1951年以來最暖冬季,但仍遭遇了4次大范圍冷空氣過程,局地降溫幅度超過16℃。目前來看,今年冬天仍然會有過程性強降溫,需要密切關注臨近天氣預報和預警,防范階段性低溫雨雪天氣過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Q6:寒潮來襲如何應對?


防寒保暖,及時添衣


內衣穿貼身的,中間選寬松柔軟的。外衣的手腕、腳踝位置都要收口,防止熱量流失。頭、頸、腳都是最怕冷的地方,帽子、圍巾、保暖鞋襪也可以安排上。


出行當心路滑跌倒


雨雪天路面濕滑,可換上有凹凸深紋的防滑鞋。在濕滑路面可以走企鵝步,全腳掌著地,小步慢行,保持固定步調,雙手來回擺動,保持平衡。


雪天加大行車間距


出行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如自駕出行,注意減速慢行,拉開車距,別來回變線超車。也可為愛車提前更換冬季防滑輪胎或加裝防滑鏈。


電器使用別超負荷


不要長時間使用取暖設備,保持安全距離,避免同開多個取暖設備,以降低電源的負荷。


資料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央氣象臺、中國天氣、氣象北京、北京市交通運行監(jiān)測調度中心、新京報


編輯 常江

校對 趙琳